广州越秀打造湾区健康医药产业高地

2020-07-16

文章来源:南方新闻网

 

3D打印定制式颌骨修复材料、造血祖细胞注射液、干细胞再生医学临床应用……位于越秀区黄花岗科技园内,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展示着多个医疗创新项目。

近期,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纷纷落户越秀。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服务平台落户中旅健康产业园,2000个中医药院内制剂“转正”有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落户揭牌,将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

作为广州市的核心区,越秀区具有独特的医疗资源。如何将医疗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以加快构建“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为契机,越秀区正系统建设完整的产—学—研—医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医药产业高地。

搭平台

2000个中医药院内制剂有望“转正”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越秀南路的越秀区骨伤康复医院中药室门口又开始排队,不少患者和家属要等待取药、敷药。“我扭过两次腰,这个药的效果很好。”白领马女士表示,每次都是到医院敷药,因为自己带回家不能保证效果。

像越秀区骨伤康复医院一样,广州市很多医院都有院内制剂,疗效好深受欢迎。“我们有很多经临床验证、疗效很好的中药制剂,但是因为没有获批,所以只能内部使用,这也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广州市越秀区骨伤康复医院院长黄熙谋说道,“如果全国的院内制剂能得到认可,互相交流和切磋,中医药发展将取得长足进步。”

未来,这一难题有望解决。6月19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服务平台(下称“创新平台”)启动仪式在越秀区中旅健康产业园举行。广州市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与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越秀区第二中医医院、广州瑞昂门诊有限公司、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以及四川金岁方药业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依托这一平台,广东2000个中医药院内制剂有望“转正”。

搭建平台,能更好促进成果转化。平台的成立意味着广东省在探索中医药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对广州市健康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吴育雄介绍,广东省有丰富的中药院内制剂资源,初步统计传统中药制剂品种文号就有近2000个,目前有70多个医院在生产。如果对“院内制剂”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推动其获得国药准字号,可为广州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广州市的老城区,越秀在中医发展方面具有传统优势,早在2009年就成功创建了“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越秀区副区长陈烯介绍,依托辖内高端集聚的医疗资源优势,越秀区按照“一心四地”的定位和“一轴带动,组团集聚,重点支撑”的发展思路,正在加快构建“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发挥越秀区医疗资源高度集聚优势,突出老城区中医传统文化特色,在产业体系中融入中医药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元素,无疑将丰富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建设内涵。

以此次平台落地为契机,越秀区将更能吸引各地的优质中医药项目和人才到广州发展,提升广州中医药产业化在大湾区的影响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接下来,越秀区还计划建设“真实世界数据和技术拓展中心”和院内制剂试验及生产基地,为院内制剂扩大生产提供场地。

促转化

授信100亿元支持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加快构建“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越秀区最近动作频频。近日,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下称“转化中心”)也在黄花岗科技园揭牌。这无疑又为生命健康产业体系提升插上新的“翅膀”。

转化中心揭牌仪式现场,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和越秀区区长苏佩等为转化中心智库的5位首批特聘颁发证书。包括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在内的六家企业获得首批入驻金钥匙。

特聘专家和机构的入驻,标志着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已正式起航。而这六家机构将分别为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不同方面的服务。如中山大学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中心将提供科技创新、孵化培育、金融支撑服务,助力引进优质科研成果项目进行转化;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投资高新技术初创企业;广州丹麓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性医疗技术早期服务的机构;广州锐竞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运营了基于“互联网+监管”模式的科研电商平台。

除了入驻公司,越秀区还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强大的金融助力,促成了两项科技金融战略协议。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银行和招商银行五大银行与广州生物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将联手共同支持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科技金融总授信金额为100亿元。

“了解科研企业他们的科研思路,对我们的投资是有帮助的,我们会选一些好的标的,如果标的好的话就会有收益,这个是没有期限的,我们长期支持。”作为投资机构,广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勇葳表示,转化中心搭建平台可以提高投资效率。

搭建平台,能更好促进成果转化。随着更多专业合作的深入,相信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并为其提供科技金融赋能,发挥产业扶持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2014年,广州市就设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重大专项总师的“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下称“重大专项”),支持健康医疗领域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重大专项积极创新专项管理模式,采取专家主导专题方向和选题、工作委员会决策的重大专项管理思路,以本地区常见多发重大疾病综合防治为重点,结合广州民生实际,大力支持开展协同协作和联合攻关。重大专项一至五期项目每年安排1亿元财政科技经费,5年共计遴选支持93个重大项目。

聚产业

建设完整的产—学—研—医体系

一场疫情,再次显示了一个地区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越秀区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生命健康产业资源丰富。生命健康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三甲医院、科研人才团队等指数居全市第一,拥有华润集团、国药集团、通用医药等生命健康产业企业超5000家,医疗技术水平在国内乃至东南亚地区都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依托广州高端集聚的医疗资源优势和颇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越秀区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重点发挥越秀在生命健康临床研究上的优势,推动大湾区医疗科研成果共同转化,打通医学科研、临床试验和产业转化全链条。而创新平台和转化中心纷纷落户越秀,正是这一思路的生动实践。

“一种新药就能成就一家上市公司。”吴育雄展望,药品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税收,将极大促进地方发展。未来,创新平台将很快具有反哺越秀区医疗建设的能力。平台广泛采用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需要大量真实有效、并有深度随访的临床案例,而这些要求在三甲医院等大型医疗场所难以实现。所以平台将与广州市数万家社区诊所展开合作、协同研究,以保证快速而又低成本地收集到反馈数据。

事实上不只是中医药院内制剂,越秀区很多临床医疗资源和成果。但是由于临床医生都在救死扶伤一线,没有时间将成果转化。

“这些临床的成果,不是闭门造车想出来的东西,它具备在临床使用的必要和必须性,比科研机构研发出来的成果更优势的地方。”越秀区黄花岗科技园党工委书记雷金源介绍,转化中心将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本配套,通过全流程服务把医疗机构的成果和技术变成产品、实现市场化,能更好地服务医院和病人。

该转化中心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化共建+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模式,通过加强生命健康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快速打通成果转化链条,推动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通过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研发转化出一批引领性、突破性创新成果,促进重大专项相关技术和产品成果在临床和市场间相互转化,有效推动越秀区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从服务平台到转化中心,越秀区正系统建设完整的产—学—研—医体系,打通医学科学研究、临床试验和产业转化全链条,集中资源促进健康医疗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现在已有十多个服务项目进驻。”雷金源表示,转化中心并不局限于越秀区,而是放眼大湾区,接下来要与广州市的大院、大所、大医疗机构对接,把项目放在平台上转换和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冯艳丹